经常“精神内耗”的人,建议多做这3件事!

2023-03-12 14:21
8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:


别人一个举动就能让你反复回想:“刚刚我是不是说错话了,他没回消息,是不是讨厌我了?”


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,事后又后悔纠结:“明明我也没空,当时为什么不说出来呢?”


接到任务,还没做就先预想糟糕的结果:“我肯定会搞砸的”,然后迟迟无法开展……


或许,你已经陷入了“精神内耗”。



在咨询室里,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来访。

他们的内心,总有两个“小人”在打架:一个想做点什么,一个却极力阻止,最终迟迟无法行动。

他们在内心的思想斗争中,消磨掉大量时间和精力。然后,陷入愧疚与自我攻击。

难道只能任由自己内耗着,很累很累地过完我们的人生吗?不会的!

今天,这篇文章和你分享几个减少内耗的方法。希望能帮你放过自己,拥抱更自在的生活。


为了变得“完美”,她从不放过自己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?明明一天下来什么都没有做,却总感到焦虑与疲惫?

大多数情况下,是因为对未来考虑太多,导致精神内耗严重。时间一久,心头大石越来越重,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吃力。

小海便是如此:

在其他人眼里,她是一个能将工作和家庭平衡得很好的职场妈妈。可事实上,她只是为了周围人的眼光而咬牙硬挺,实则内心无比疲惫。

凡事面面俱到的背后,是她紧绷得到快要断掉的神经。

刚回归职场时,小海以为需要面对的唯一难题,只是工作效率而已。只要工作效率高了,准时下班没问题,回去也能好好陪宝宝。

可是,总有各种会议、对接协作耗着她的时间。回归职场的3个月里,她几乎没有早下班过。

后来,宝宝突然高烧被送去医院。偏偏那天有个重要的会议,内心挣扎很久后,她选择了先开会。但满脑子都是宝宝的她,会议上根本没法集中精神。

等赶到医院,看到宝宝脸色惨白,脑袋上缠着好几圈的输液胶带,当时的她心疼、自责又焦虑。

不停地谴责自己,“我真不是个好妈妈,让宝宝受这么多苦。”

随着工作增多,她的焦虑感越来越重,开始失眠,偏头痛,工作效率也逐渐降低。

但她并不允许自己停下来:


“大家都是两边兼顾的,怎么就你要停下来?”
“不要让大家觉得你就是平衡不了的loser!”
“你现在不努力,以后孩子的未来怎么办?”


她反复用这些话攻击自己,咬着牙逼自己,要把工作和家庭都照顾得很好。可这样一来,工作耗费的时间更长,内耗的能量也更大了。

最后的结果就是:宝宝没有被照顾好,工作也没有完成指标。


再后来,她就像一条被绷到快要断掉的绳子:

严重焦虑,丧失食欲,整夜失眠,对着电脑久了就会头晕想吐;
一听到孩子的哭声,就会心悸烦躁,头皮发紧,甚至有点后悔生下宝宝;
开始害怕社交,不断幻想别人在背后嘲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……

如此强烈的躯体化反应,让小海再也扛不住了,于是她选择了求助。


是什么把你扯进了内耗?

小海的经历,让人无比心疼。特别是描述自己的状况时,她还一直在说“我怎么这么没用”

她要求自己,既要做个好妈妈,又要做个好员工。所以,她总在不断地求“最优解”,然后陷入内耗的漩涡。

可以说,精神内耗就是心灵上的“慢性病”。持续消耗着我们,直至拖垮我们的人生。

而要“治”它,或许要先寻“根”,看看是什么导致了它。下面3种,是比较常见的“根”:

1. 自我否定:

很多时候,有的人准备去做一件事情时,会先本能地产生很多不好的念头。比如各种不能完成的理由,可能会出现的状况……以此否定自己的想法。

在这个过程里,对自己产生怀疑,觉得自己又怂又无能。时间久了,就会因为自我否定而产生内耗。

一边想调整目标后马上行动,一边又因为想到各种“坏”的预想犹豫不前。最后,陷入无止境的焦虑中,认定自己什么都做不好。



2. 自我控制的需求:

这种情况,往往会让一个人变得拖延,或总是熬夜和迟到。

拿“受害者”众多的拖延举例:

每当接到任务时,我们会感觉到压力一下子就涌了过来。于是不得不调取各种内在的心理资源去完成它。而这会让我们的潜意识体会到失控感,本能地想回避。

所以,为了夺回一定的控制感,我们就会拖延:这个任务必须要完成,但具体什么时候完成,用什么方式完成,至少我能说了算。

通过拖延,防止自己“消失”在外在施加的压力中。熬夜、迟到,包括青少年叛逆等行为,也是如此。



3. 无法正视自己的有限性:

有的人认为自己就该做到“无所不能”,所以主动地去承担很多任务,包括很多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。

这样做的背后,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,也可能是想通过表现来获得他人的认可。

可是,每个人能承担的事情都是有限的。

一旦超出了负荷,不满、无力的情绪就会越积越多,也就形成了内耗。


比如小海,就是在逼着自己去完美平衡工作和家庭中,陷入长时间的内耗。

所以,在她还沉浸在“我真没用”的情绪中时,我问了一句:“是啊,我们就是没用,那又怎样呢?”

没想到我会这么“理直气壮”承认自己没用,她一时间愣住了。

我开始慢慢引导她抛弃自责,先问问自己:“我就是没办法平衡工作和家庭,怎么了呢?”

以往的她,因为不想承认自己“没用”,所以总是无力、焦虑、自我攻击,这才是她几近崩溃的原因。

当她试着接受现状,接纳自己的“不完美”,适时地向伴侣、亲人求助,切反而慢慢好起来了。


如何减少我们的精神内耗?

萨特在小说《墙》里写到:“人时时刻刻保持自我克制,是一件很愚蠢、很内耗的事情。”

我们很多的痛苦,就是因为头脑中的各种念头在缠绕、争斗。

学会接纳自己,是减少内耗的开始。

除此之外,我们还可以具体做这3件事来尽可能地减少内耗:

首先,关注自己。

定时观察自己的行为,并评估自己是否有自我内耗的倾向。

比如,是不是总会习惯性去想,这个事情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,产生退缩的情绪?

然后,考量计划的可行性。

做计划前,检验它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。确保自己不会因为这个计划,陷入内耗的恶性循环。

比如,如果我们定下“今年要瘦30斤”的目标时,时间拉得很长,听上去也很难完成。我们就会本能地抗拒,也可能会因无法实现而自我攻击。

所以,定目标时,我们要先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到,并尽量分解。分解到最小的、自己能做到的单位。

同时,在每次完成任务后,给自己“奖励”:比如刷剧、打游戏、看八卦等。让自己实现目标的同时,还能放松娱乐,充分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

最后,也是最有效的,是行动。

行动,是减少心理损耗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

当我们为一件事情纠结犹豫时,只要马上行动起来,就能减少负面情绪。

但人偏偏又是喜欢拖延的动物,怎么办呢?

不妨试试以下小技巧:

① 给自己更具体的任务指令:

我们的大脑有这样一个特性:接受到的指令越清晰,行动力就越足。所以,给自己制定目标时,目标要具体,时间要明确。

比如,在“下午3点去健身房锻炼1小时”“下午做一下运动”中,往往去健身房的目标更容易完成。

当目标不够明确时,会增加我们选择的困难,行动就会受阻。

② 先坚持10分钟再说:

大脑的另一个特性是:非常喜欢“即时反馈”。

你是不是也常常会这样:打开电脑准备工作时,可能会想,“桌面有点乱了,先收拾下。”

为什么?因为这个任务很轻松就能完成,能更快给到好的反馈。

所以,开始工作前,暗示自己只需要“先坚持10分钟”,让自己觉得没那么困难。

当你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时,反而能更快进入工作状态。

到那时你会发现,“哇,过了10分钟,我还想继续干呢!我真棒!”从而获得支持和力量感。

当然,正如前